-
发布机构:自贸区
-
发布日期:2023-09-28
-
成文日期:2023-09-15
-
发文字号:辽自营委发【2023】10号
-
主题分类:综合政务
-
体裁分类:其他
-
公开类型:主动公开
辽自营委发【2023】10号(中国(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营口片区无人塔机智控系统创新方案)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的意见》(中办发〔2021〕37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多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指导意见》(建市〔2020〕60号)、《关于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建标规〔2020〕8号)等文件精神,全面推进新型建筑工业化在工程建设各环节的应用,充分发挥智能建造的引领和支撑作用,不断提高施工效率、降低建设成本、提升工程质量及保证施工安全,促进建筑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现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主要做法
(一)新型建筑工业化定
新型建筑工业化是以构件预制化生产、装配式施工为生产方式,以设计标准化、构件部品化、施工机械化为特征,能够整合设计、生产、施工等整个产业链,实现建筑产品节能、环保、全生命周期价值最大化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建筑生产方法 。
(二)加大新型建筑工业化推进力度
调整和优化自贸区新型建筑工业化技术应用指标评测标准和方法,引导和鼓励技术创新和新技术应用,扩大新建项目应用覆盖范围。鼓励辖区内建筑项目,按照“宜用则用”的原则,尽可能采用新型建筑工业化方式。
全面推广无人塔机智能控制系统应用,建立塔吊智能建造与风险监管数字化成果交付和存档管理体系,提高监管质量和生产效率。
(三)提升智能施工管理水平,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完善与新型建筑工业化相适应的智能施工组织方式,大力推进智能施工过程管理。大力鼓励建设项目与无人塔机智控系统的深度合作,提高科技化施工程度,构建智能建造产业生态。
管委会将无人塔机智控系统列为科技重点普及方向,加大成果推广应用力度,不定期组织开发商、建筑企业、塔吊厂家、智能建筑公司召开技术交流会和项目现场观摩会,及时宣传试点经验和成效,积极鼓励申报建筑行业相关奖项。
二、鼓励政策
(一)设计和施工招标
自贸区结合工程项目特点,在招标文件中可对新型建筑工业化技术应用提出明确要求,注明有“无人塔机与控制系统应用案例,塔吊风险监管系统已对接完毕”。符合国家和省规定情形的可以采用邀请招标方式,招标人应当优先邀请具有类似工程业绩的单位参加投标;满足省相关基本控制指标要求的项目,可以采用合格制资格预审,满足省相关基本控制指标要求的大型及以上的项目可以采用有限数量制资格预审,将应用智能建造和新型建筑工业化技术作为择优因素。
(二)工地差别化管理
采用新型建筑工业化和智能建造技术的建设项目达到省相关基本控制指标要求,满足建设工程工地实施差别化管理规定的,可优先享受相关差别化管理政策。
(三)财政资金支持
结合管委会建筑产业发展现状、建筑业转型发展要求,区级财政利用科技补贴等方式给予必要的资金支持。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效益,确保示范工作规范、有序进行。修订完善智能建造区级示范管理实施细则,明确智能建造示范的认定标准、评定流程、资金使用和管理要求等。同时鼓励我区智能建造重大项目积极争取国家、省、市有关政策和资金支持。
(四)金融服务
引导金融机构改进和完善对智能建造与新型建筑工业化领域的金融服务,对使用无人塔机与控制系统的新型建筑工业化生产企业,优先给予信贷支持。引导金融机构持续优化施工企业融资环境,在市场化、法治化原则下,采取增信、展期、转贷等切实有效措施方式,满足智能建造有关企业新增合理融资需求,支持企业拓展新业务。
三、实践效果
(一)智能建造和现场管理层面
无人塔机智控系统在支持5G、人工智能及物联网等先进技术在建设施工等领域的创新应用,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建设行业的深度融合,促进数字经济发展,打造5G应用场景和解决方案,具有技术先进性,可规模化推广,从而加快推进施工项目智能建造建设。无人塔机智控系统协同的实时数据监控和传输能够帮助政府监管部门和施工企业完善工程监管,实现科学管理。
(二)社会效益层面
塔机司机在高空驾驶室内,与地面的指挥员协同完成吊装作业,司机和指挥对工作面的观察都难免存在一定的视觉盲区,加上高空作业的紧张和疲劳情绪影响,容易发生安全事故。据统计,我国超过百分之八十的塔机安全事故均为人为因素所致。无人塔机智控系统利用5G极低延时数据传输技术,将现场环境实时传输至司机操作终端,结合AI视频分析技术和防碰撞技术,过滤和避免潜在危险,帮助司机实现更安全、更舒适的塔机驾驶。
(三)经济效益层面
原操作模式下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塔式起重机需配置1-1.5名司机两名指挥员,总体薪酬在1.7万-2.1万元/月,无人塔机智控系统能够实现塔机高空层面无人驾驶,人力规模由原塔上塔下3人职责可合并为1人,单台塔机单月人工成本可节约1万-1.5万元;无人塔机控制系统可实现非同时操作下的系统切换,在项目加班和工程作业闲时能实现1名操作人员控制1-2台塔机作业,综合成本可以继续下降。根据中等规模城市年均约1000台塔式起重机使用规模测算,总体工资规模约为2.04亿元,加班费约为2400万元,按此计算使用无人塔机控制系统总体能够为企业节约人工成本约1.5亿元,扣除无人塔机智控系统相关费用,能够总成本节约近8000万元以上,单台设备降低成本约8万元每年。根据测算,无人塔机智控系统工作效率约为传统作业模式的1.2-1.5倍,切实能够帮助建筑企业和工程项目实现降本增效。
(四)未来发展层面
根据技术发展趋势、研发进度及国家在智慧建造领域的相关要求,未来无人塔机智控系统能够进一步结合装配式建筑要求,通过人工智能实现装配式吊装智能化,同时集成实时BIM(全程物料管控)等技术,实现智慧建造领域的整体化协作。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协调
自贸区建筑产业现代化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以下简称“自贸区产业办”)全面负责全区智能建造与新型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工作推进及国家智能建造试点城市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自贸区产业办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多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和协调推进机制,根据工作目标任务,适时调整领导小组组成部门及人员,明确各部门的任务分工,及时研究解决推进过程中遇到的相关问题,制定相关配套措施,加大督促考核力度。
(二)实施动态监管
建立全区智能建造与新型建筑工业化建设项目动态信息跟踪和统计制度,加强项目信息登记和全过程动态跟踪,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项目全流程信息采集、动态预警和数据共享。自贸区产业办按照要求,依托行业协会和专家库专家组织开展对建设项目参建各方信息登记和采集情况进行抽查(抽查比例不低于3%),并及时编发抽查通报。对已享受相关鼓励政策但未按照实施方案或施工图设计文件实施的项目,应取消政策支持,并通报相关职能部门对有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依法予以查处。
(三)加大宣传力度
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宣传引导作用,及时发布相关政策,通过示范引领、基地建设、交流观摩等形式广泛宣传智能建造和新型建筑工业化基本知识,提高社会认知度,营造支持智能建造和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良好氛围,调动社会各界参与的积极性,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推动形成行业自律、政府监管、社会监督相结合的协同监管新格局,促进全区建筑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中国(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营口片区管委会
2023年9月15日
(此件公开发布)
相关文件:
- 附件:
-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