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口片区上半年工作总结

发布日期:2019-10-16

年初以来,营口片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自贸试验区建设的指示精神,积极落实省市党委、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围绕《辽宁省总体方案》和《营口片区建设实施方案》,积极推进制度创新这一核心任务,“实施船舶安全检查智能选船机制”创新案例在全国范围内复制推广,“绿泥石海运规则”在国际会议中发出营口声音,“工业用地挂牌出让流程创新”推动“放管服”改革上升到新的高度,受到了上级部门的高度关注和充分肯定。

今年1-7月份,规上工业总产值完成47.29亿元,同比增长0.23%;规上工业增加值预计完成14亿元,与去年同期持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4.77亿元,同比增长19%;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63亿元,同比下降42%;实际利用外资预计完成1400万美元,与去年同期持平; 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预计完成14亿元,同比增长7%。千万元以上开工项目26个,同比增长62%;今年新增注册企业数完成1873户,完成年度任务量的93.65%。

一、持续深化制度创新工作,向“东北地区最优营商环境”的目标不断迈进

营口片区对标国际经贸投资通行规则,充分学习借鉴上海等先进地区经验,进一步聚焦企业发展需求,在重点领域进行一系列“先行先试”,取得了喜人成果。

一是国家试验任务得到有效落实。《辽宁自贸区总体方案》123项试验任务,已经完成107项,完成率87%,占总体方案涉及营口任务的94.6%;《国务院、商务部要求复制推广自贸试验区改革试点经验》109项任务,目前已完成104项,完成率95%;《营口片区实施方案》122项任务,目前已完成94项,完成率77%,扣除不符合建设实际需要调整工作方向的若干任务,《营口片区实施方案》实际完成率85.5%,实施率为90.2%。

二是“营口模式”在全国范围内复制推广。今年3月,“推动形成国际绿泥石海运规则中国标准、提升产品出口竞争力”创新案例被国务院自贸试验区工作部际联席会议简报采纳,探索出的一条从地方提议、到国内上级部门审批、最终在国际标准中发出中国声音的新途径。今年5月,“实施船舶安全检查智能选船机制”被国务院纳入第五批复制推广改革经验,在全国范围内复制推广。该项举措在确保载运“中欧班列”货物船舶的安全前提下,进一步促进了船舶运行效率,平均船舶安全检查时间间隔从6个月提升至12个月,实现了通关“零待时”,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3000多万元。截至目前,营口片区累计形成创新政策303项,其中59项全市复制推广,24项全省复制推广,1项全国推广。

三是“放管服”改革取得新的突破。在前期“46证合一”“一般类工业项目建设流程审批改革”“16+X”综合监管执法的基础上,营口片区管委会进一步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制定了一系列创新举措。例如,出台了《关于中国(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营口片区工业用地挂牌出让流程创新的实施意见》。该实施意见优化了现行土地出让流程,实现国有工业用地挂牌出让从确定地块到完成不动产首次登记,全程用时由原来平均130天左右缩短至40天左右,并与营口片区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有效结合,实现建设项目从取得土地到开工建设的全流程优化。打造了“出版物零售业务许可与网络发行资质联办”新模式,进一步缩短从事出版物零售网络经营的新设企业从设立到开始正式运营所需的时间,基本实现“只跑一次”。实行联办制度后,可实现当场完成出版物零售业务许可和网络发行备案,自受理申请之日起最快1个工作日内作出行政许可决定,并且制证发证和完成网络发行备案,节省企业约30天的办事时间。截至目前,营口片区管委会共有10家企业采用新模式办理相关业务。与市公安局共同打造“互联网+云智能研判”创新案例,为自贸区招商引资、项目注册、综合监管等工作做出智能化研判,可有效抑制发现虚开增值税发票、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失信人员违法经营等行为,市公安局利用系统已筛查嫌疑企业173家,核实违法犯罪企业62家,涉嫌虚开增值税发票金额高达2亿元人民币,及时向国家税务总局发送控票请求,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3400万元。并核查出17家失信相关人员经营企业,对其中疑似涉嫌违法的4家企业相关人员进行提前信息收集,加强联合监管。

二、以平台建设为载体,着力构建对外开放新高地

营口片区以参与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为引领,以构建区域性国际物流中心为龙头,着力构建内外联动、陆海互济的全面开放新格局,努力打造面向东北亚开放的重要门户。

一是综合保税区实现封关运行。去年12月综保区顺利通过国家验收组联合验收后,我们积极协调大连、营口海关等有关单位,申报关区代码,进行土地收储,开展软硬件设施建设,并做好区内原有企业的宣传引导和服务管理工作。5月20日,综合保税区正式封关运行。7月10日,综保区第一单货物顺利入区。为吸引更多外贸综合服务龙头企业,完善服务功能,根据《国务院关于促进综合保税区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管委会重新调整了《营口综合保税区产业扶持政策》,对研发设计、检测维修、文化艺术品交易、融资租赁、服务外包和再制造等新兴产业发展予以大力支持。管委会多次赴国家部委,与商务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等部门进行了积极沟通和协商,努力推动 “跨境电商进口零售政策”“一般纳税人试点”等政策落地。保税集团已经组建完成,采取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开展综保区的整体开发、运营工作。

二是“17+1”中东欧经贸合作取得积极进展。今年5月,《辽宁“16+1”经贸合作示范区总体方案》已经正式下发,营口依托自由贸易试验区,被列为示范区核心载体城市。管委会按照总体方案要求,积极落实相关任务,与市商务局共同制定了《中-捷辽宁经贸合作示范园区(“16+1”经贸合作示范区)建设工作方案》。派员到宁波市学习考察 “17+1”建设先进经验,利用宁波市中东欧管理处、创业中心、中东欧商品销售中心等平台,在青年创新创业方面加强合作,锤炼业务本领,培养骨干中坚。积极推进鲅鱼圈“17+1”经贸合作商品展销中心项目,拟采用协同发展方式在营口片区成立结算中心。利用自贸区国际商品展示交易中心,筹备设立中东欧国别馆,预计今年年底前可投入使用。

三是国际商品展示交易中心即将全面运营。前期,我们与中国石化燃料油销售有限公司辽宁分公司、大连海关进行了积极洽谈协商,积极推进易捷跨境电商项目入驻国际商品展示交易中心,利用跨境电商、一般贸易等形式,开展进口商品的批发销售。目前项目协议已经初步敲定,预计9月10日前实现全面营业。格蕾森跨境电商项目,商铺装修工作已经完成,将于8月底前正式入驻,开展以轻奢商品为主的综合性进口商品销售。

四是国际邮件(快件)处理中心即将投入使用。中心目前已完成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并和邮政公司等多家单位进行了沟通洽谈,基本确定了运营管理模式,8月9日,我们向大连海关建管处负责同志进行了会谈沟通,双方将共同争取海关总署的支持,早日获得批复。

五是确定深化对韩合作的发展路。经与商务部有关领导沟通,结合营口片区区位优势、发展现状、产业基础,管委会确定了深耕韩国的发展思路,寻找对韩合作的切入点和突破口。目前《全面深化对韩合作工作方案》已经初步完成,确定了对韩合作的重点产业、重点园区、强化贸易往来、推进双向投资、打造合作平台机制、提升服务保障水平等具体措施。

三、全力抓好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坚定不移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按照“抓龙头、铸链条、强配套、建集群、优服务”思路,进一步深耕“高新技术、商贸物流、旅游健康”三大业务板块,定期调度,及时跟踪,积极利用“京交会”“辽宁欧洲企业对接会”等大型展会开展招商推介,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取得丰硕成果。其中:

投资63亿元的“福泰科技动力系统及整车项目”融资工作取得进展,备案工作已经完成。投资18亿元的“辽宁幸福人生物基复合材料项目”已完成部分设备采购,采取边租房、边购地、边建设模式推进项目建设。投资16亿元的“汉吉斯冷链物流项目”已经完成土地摘牌,正在谋划共同打造东北区域物流中心。投资20亿元的“亿纬坤环保设备项目”和投资3.3亿元的“25万吨精制糖项目”正在办理土地手续并做开工前准备工作。心怡科技、中石化易捷跨境电商项目等取得实质性突破,将于近期签约落地。中央商务区总部经济大厦、金融创新大厦企业入驻率达70%左右,平台经济、总部经济、金融业集聚效能正在集中释放,上半年新业态新增税收2亿多元,占总量的30%以上。

四、不断提高政府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市场主体获得感得到大幅提升

一是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聘用第三方机构对管委会各部门工作实绩进行考核评价,并与绩效奖金和岗位竞聘直接挂钩,有效提升了园区绩效管理的科学化水平。在2019年度员额聘任工作顺利完成,真正建立了“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灵活机制,打破了机关干部了“铁饭碗”。同时,加快人才引进步伐,采取多种方式从市直部门、深圳等地引进人才到专业岗位。与辽宁大学合作建立研究生实习基地,引入14名研究生到自贸区工作8个月。

二是服务企业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目前,管委会有效承接了省、市下放行政职权330项,搭建了政务服务便民平台,实现了“一站式”办公及80%审批事项网上办理。同时,管委会按照其它自贸区下放清单内容、证照分离所需权限及国家支持自贸区建设相关文件要求,梳理进一步下放的省级权限共计201项,现已上报给省编办部门,正在积极申请权限下放。

三是企业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管委会印发了《2019年营口片区落实项目、企业“四个一”帮扶方案》,建立“1+1+N项目管家制度”,实现一个项目、一个领导、一个团队,N个关联部门联动的服务模式,确保项目快速推进。认真开展了优化营商环境和“办事难”专项整治工作,积极帮助企业解决“用工难”问题,先后在朝阳、四川和营口万达广场举办招聘会,为企业招聘人员300余人。不断更新和完善闲置资产台账,帮助企业租售厂房,完成盘活闲置资产约8万平方米。为企业按月兑现各类奖励政策,上半年累计兑现政策资金6000余万元。

  • 附件:
  • 视频: